白坭乡驻村干部在村民家中召开“坝坝会”商讨人居环境整治事宜
走进北川羌族自治县白坭乡,青山叠翠,碧水潺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在大方岭村的禹珍生态黑猪仔猪繁育场,1300余头川藏黑猪仔正在智能化养殖系统中健康成长,这种具有抗逆性强、肉质细嫩等特点的生态黑猪,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该繁育场圈舍面积近5000平方米,配备齐全的栏架、料线、水路、环控、清粪等智能化系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养殖场通过粪污资源化利用系统,将猪粪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周边果园和农田,形成了“养殖-肥料-种植”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实现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的协同增长。
为拓宽销售渠道,大方岭村还巧妙借助“刨汤节”“坝坝宴”“文艺展演”等文化活动,邀请村民、游客围坐在一起共同品尝新鲜猪肉的美味。同时,在文化活动现场,举办农产品交易集市,摆满由黑猪肉制成的腊肉香肠,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选购。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人居环境整治也成效显著。走在白坭乡街道,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平坦的乡村道路,房前屋后的生活垃圾、枯枝杂草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栽种整齐的花草和新建的花园。小广场上,老人们三五成群在树荫下纳凉,孩子们追逐嬉戏,邻里之间开心地拉着家常,一派和谐景象。这份变化,源于白坭乡对重点区域的系统整治。乡村党员干部、网格员、保洁员等对背街小巷、集贸市场、村道沿线等进行集中清理,卫生死角、杂物堆积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在基础设施方面,新建场镇停车场1处,新增停车位12个;新增绿地面积500平方米,并对原有绿植进行补栽养护,提升绿化覆盖率和景观效果,“推窗见绿、移步见景”已成为现实。
整治不仅是“做干净”,更要“管长久”。白坭乡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推进“党员联户”机制,将全乡1335户群众全部纳入网格体系,57名网格员和1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宣传,通过广播喇叭、入户讲解、志愿服务等方式,提升群众参与度、增强责任感。群众的态度悄然转变,越来越多村民主动加入环境维护中来,房前屋后的卫生靠自己,公共区域的秩序齐守护。
“现在我们邻里约好轮流打扫路边,共同维护村里的环境。环境好了,住着舒服,心情也好。”村民杨大爷说。
路更干净了,绿更多了,邻里更亲了……近年来,白坭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在“干”“建”“管”“带”上持续发力,不断推动乡村从“看得见的整洁”向“感受得到的宜居”迈进,群众的生活质量在变化中稳步提升,乡村振兴的底色愈发厚重。
如今的白坭乡,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让乡村振兴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在这里,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注脚。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