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近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因境外输入引发基孔肯雅热本地聚集性疫情,截至7月26日24时,广东省今年已累计报告4824例轻症病例。当前正值盛夏,高温多雨天气导致蚊媒活动更为活跃。对此,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绵阳疾控”)提醒,我市作为人口流动频繁的川北枢纽,暑期人员流动量大,加之境外旅游热度攀升,登革热、疟疾、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输入风险显着增加,防蚊灭蚊是防控关键。
“蚊子叮咬不仅会留下‘红包’,还可能传播多种传染病。”绵阳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罗磊介绍,常见的蚊媒传染病包括登革热、疟疾、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出血、休克甚至死亡。蚊媒传染病通常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主要通过媒介蚊虫叮咬传播。
“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防控的治本之策。”针对当前防控形势,罗磊提醒市民,要及时清理房前屋后、屋顶阳台、社区空地的所有积水容器——即使只有瓶盖大小的积水,也能滋生几十只蚊子。同时,要疏通沟渠、填平坑洼,对必需的水生容器需严密加盖或定期清洗换水。
在个人防护方面,罗磊建议,蚊虫活跃季节要确保住所纱窗、纱门等完好,活跃时段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需涂抹合格的驱蚊剂。
针对暑期出游高峰,罗磊特别提醒:“出行前要查询目的地疫情信息,旅途中全程做好防蚊措施。返绵后若出现突发高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近日,围绕当前防控需求,绵阳疾控组织召开全市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培训会,全市疾控部门、市直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在主会场参训。会议明确了防控要点和技术路径,提升了病例快速诊断和病原溯源能力。
“蚊媒传染病可防可控。”罗磊呼吁市民积极配合社区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及入户消杀工作,“无积水则无蚊虫,无蚊虫则无疫情。让我们携手行动,从家庭做起、从社区做起,共同守护美丽绵阳的健康家园。”(记者 唐甜)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