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园文化广场入口区改造后效果图
改造目标
◆打造“老公园推动城市更新”的示范区、市民乐享生活的城市客厅
改造内容
地上部分
◆重新规划功能分区,新增儿童游乐区与活力运动区
◆优化植物景观,重新铺装步道,新增LED互动投影、安全照明与智能监控
◆喷泉由池喷改为旱喷
地下部分
◆建设两层约700个机动车位
□ 李欣珂 记者 兰建春 唐韬
近日,记者在人民公园看到,作为市级民生项目的人民公园提升改造(一期)项目已正式启动建设。
作为曾经的城市地标,人民公园文化广场如今面临设施老化、景观单一、功能滞后等问题。儿童活动与运动场地捉襟见肘,周边停车位更是严重不足。瞄准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此次实施的人民公园提升改造(一期)项目位于公园文化广场区域,占地52亩,总建筑面积2.42万平方米,总投资1.99亿元。
人民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宋健介绍,改造以“都市绿心,绵州印记”为总体定位,围绕“公园城市转型、老城问题治理、人文风貌传承、市民生活提升”四大核心目标,通过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功能优化、城市联动、形象重塑五大策略,着力打造“老公园推动城市更新”的示范区、市民乐享生活的城市客厅。在景观与设施设计中,巧妙融入绵阳地域文化元素,保留人民公园的历史记忆与场所精神,留住“绵阳味道”。
具体改造主要包括地上休闲广场和地下停车场两大部分。地上部分将重新规划功能分区:在保留现状大树基础上,新增儿童游乐区与活力运动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健身路径一应俱全。同时,优化植物景观,重新铺装步道,新增LED互动投影、安全照明与智能监控,让夜晚的公园既浪漫又安全;标志性喷泉也将由池喷改为旱喷,扩大活动范围,打造全龄共享的公共空间。
地下空间的规划更是直击市民的“痛点”,项目将在地下建设两层约700个机动车位,缓解中心城区停车压力。
项目改造中,高度重视文化保护与生态延续,对原有大树、古树专门实施了专项保护。施工过程中,采取围挡保护、支撑加固、定期养护等系列科学措施,有效进行呵护,避免施工对树木的生长造成影响。
据悉,按照合同工期,公园一期改造工程将于2027年4月完工。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