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行市场化办会更加突出“三化三性”
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
权威性、参与性、群众性
五大板块
会 本届科博会开幕式
展 系列主题展览
论 前沿领域高端论坛
赛 多场权威赛事
产 产业合作对接活动
绵阳新闻网讯 9月5日,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发布会上,相关方面详细介绍了第十三届科博会总体安排。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菊蓉回答记者提问,副市长、绵阳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邓辉介绍科博会总体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羽,绵阳科技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史本通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第十三届科博会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开放合作”为主题,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4家国家级协会联合主办,绵阳科发集团总体承办,并得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日报社、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权威机构鼎力支持。
本届科博会继续全面实行市场化办会,并在去年基础上更加突出“三化三性”,即“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权威性、参与性、群众性”。据介绍,本届科博会涵盖“会、展、论、赛、产”五大板块、共计30余场重量级活动。其中,“会”即本届科博会开幕式,“展”即系列主题展览,“论”即前沿领域高端论坛,“赛”即多场权威赛事,“产”即产业合作对接活动。据悉,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有序推进。
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是每年科博会的“重头戏”。第十三届科博会期间,除了高规格的会议、展览和赛事活动之外,将根据参展商、采购商等需求,开展系列协同创新供需展销活动。
人民日报、新华网、科技日报等38家新闻媒体记者到会采访报道。
让企业和市场来唱主角,今年科博会更有看头
“省科技厅将支持科博会完善机制、丰富内容、提升质效。”新闻发布会上,刘菊蓉表示,从“前台操作手”退为“后台服务员”,让企业和市场来唱主角。
这样的转变从何而来?科博会是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要载体。科技厅承担省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一直把办好科博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科博会已成为国内外科技界的标志性展会和四川省科技开放合作的一张闪亮名片。
在办会机制方面,省科技厅从谋划到过程再到参与有三个变化。具体而言,从谋划上,科技厅将更多从宏观政策把握上给予引导和支持;从过程上,做好协调保障工作,引导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结合市场需求,开展创意设计、展示展销、交流对接等活动;从参与上,科技厅将发挥沟通桥梁作用,加强对相关活动的行业指导。
发布会上透露,本届科博会将开设科技创新成果等主题馆,集中展示一大批高精尖科技创新成果。同时,还将开设协同创新产业链展销区,打造具有科技城特色的协同创新产业链展销平台。
对此,刘菊蓉表示,科技厅将结合推进成渝地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协调支持川渝相关城市和单位积极参加科博会,加强创新资源链接和供需对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好助力绵阳乃至川渝重点产业建圈强链。
科博会既是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群众科普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用好这个平台?刘菊蓉举例说明,“本届科博会将举办世界机器人大赛绵阳锦标赛,邀请全球中小学生参加机器人设计和编程竞赛,着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科技城建设25载,“硬核”成果频出
“今年是绵阳科技城建设25周年,请问近年来绵阳科技城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发布会上,新华网记者提问道。
“绵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始终保持全国城市前列,位列中国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第15位,获评中国十大最具科技创新潜力城市。此次九三阅兵亮相的激光反无、四足机器狼等尖端装备,均体现了国防军工领域的‘绵阳身影’。”邓辉用一项项扎实的成果,呈现出科技城建设的清晰路径。
一份使命:心怀“国之大者”,扛起建设科技城责任担当。绵阳全力保障国防建设的同时,深入推进院地协同,持续优化创新生态。通过探索建立绵阳市与在绵国防科研院所“双向奔赴、相互赋能”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院地携手共建、协同创新;出台“科创十条”“人才十条”“金融十条”等创新政策,开展“双向揭榜挂帅”、科技人才评价等系列试点,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一座高地: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绵阳建成全国唯一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全国首家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8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全市国省级创新平台超260个。
不仅如此,还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加强与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战略协同、规划联动、政策对接,获批建设“先进辐射技术及医工应用川渝共建实验室”,与成都共建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随之,“抗磁深低温温度传感器”等一批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玖谊源医用回旋加速器、中电科九所宽频带同轴探针等一批“绵阳造”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科技城建设以来,累计获得国家各类科学技术奖励超过200项。
一方苗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了让科技成果不再“锁在抽屉”,绵阳开展“院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组建中国(绵阳)科技城中试服务公共平台,探索“技术+团队+股权”捆绑式科技成果整体转化模式,推动全球首款X-Flash、e-Flash放疗设备等一批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当下,绵阳全面构建起重点产业建圈强链“587”产业体系,其重点产业链、特色产业新赛道均达两位数增长。“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形成前端科研院所创新策源、中端专业机构成果转化、后端‘创投+基金’资本赋能的全链条发展模式,加速将绵阳科技‘富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邓辉表示。
精准滴灌,让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
“我们将紧扣‘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开放合作’主题,统筹优势资源为展会赋能。”发布会现场,针对记者关于主办单位如何统筹资源为本届科博会赋能的提问,王羽作出详细回应——
明思路、定方向,以“政策对标、产业对需、前沿对势”为核心,理清路径、精准发力。紧扣国家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将“成果转化、开放合作”作为核心目标,确保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联合发布《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中国颠覆性技术前瞻报告》等3份权威报告,为技术交流、项目对接划定“核心范围”,让赋能更具前瞻性;深度对接绵阳“587”产业体系,瞄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让资源精准对接地方需求。
搭平台、汇要素。发挥国家级协会优势,以“建平台、办活动、配资源”为抓手,让创新要素高效联动。打造三类专业平台,产业对接平台吸引龙头企业参展,协同创新平台组织企业对接技术需求,技术经理人平台安排30名专家现场提供评估咨询,促成“政产学研金”要素一键对接。
本届科博会期间,策划30余场“权威+专业”活动,既有“涪江科技汇”“航天国际化发展大会”等高端交流,也有“低空经济对接会”“科技外交官绵阳行”等务实合作,通过“精准滴灌”,让技术找市场、资本寻价值。此外,还定向匹配企业与客商资源,推动一批项目签约,链接“一带一路”资源助力航天合作,开展西部协同创新对接,以政策解读、项目路演为区域合作“搭桥梁”。
在嘉宾邀请上,本届科博会聚焦“政产学研商”多方力量,包含两院院士出席“涪江科技汇”,解读颠覆性技术前沿;负责“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的外交官现场对接,为跨国合作打通“快车道”;以及宁德时代、小鹏等产业龙头展示成果……
王羽表示,将以“以科兴会、以会促产、科产一体”为理念,力争把科博会打造成科技创新“加速器”、产业合作“催化剂”,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聚焦全产业链生态,创新打造“特色产业展销区”
发布会上,四川日报记者关注到本届科博会期间除了高规格的会议、展览和赛事活动之外,还将根据参展商、采购商等需求,开展系列协同创新供需展销活动。具体如何安排?王羽作了详细介绍。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这是打造高质量科博会的核心目标之一。对此,我们在展览和重要活动设计上,特别强化了精准对接环节。”王羽表示,将依托专业展览促成产业对接、丰富配套活动强化产业对接。
据了解,在本届科博会上,首次创新打造“特色产业展销区”,紧紧围绕未来产业方向,重点打造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两大前沿阵地。“此次科博会将邀请国际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知名研发机构、供应链服务企业同台展出。”王羽介绍,在此次科博会上看到的,将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从核心技术到整机装备,再到场景应用和配套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让每一位参展商和采购商都能最直观地看到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未来趋势,快速找到自己所在的生态位。
发布会透露,将通过多场专业度极高的对接活动,让前沿科技真正成为驱动产业升级、区域协同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引擎。比如,低空经济产业对接会将围绕低空开放机遇,汇聚无人机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基础设施及空域管理企业,共议合作与标准建设;技术经理人专项对接会,将依托资深技术经理人团队,推动高校院所高价值成果与产业企业深度匹配,探讨商业化路径。
市场化方式赋能科博会转型升级
已连续举办了十二届的科博会,在继续实行市场化办会之外,将如何通过市场化方式赋能科博会专业化、品牌化转型升级?
“坚定不移实行市场化运作,是科博会提档升级的关键一步,科发集团为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的市场化运营主体,这也是其必须回答好的核心命题。”发布会上,史本通表示,科发集团答案清晰:用市场化的“活水”,浇灌专业化的“根基”,绽放品牌化的“繁花”。
记者获悉,科发集团将聚焦“聚合顶尖资源、筑牢专业化发展根基”“深耕科博品牌、释放IP新势能”“聚焦落地实效、彰显市场化核心价值”三大核心发力点,推动科博会实现更大成效。
当前,科发集团紧密携手四大国家级主办协会,深度发掘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资源“富矿”,确保参展阵容的权威高度与产业厚度,并联合会展领域实力机构中航环球,以专业水准提升平台吸引力与承载力。同时,运用数字化工具深度分析供需画像,着力打通技术、资本、市场的转化通道,让创新要素在科博会平台上高效流动、精准匹配。
此外,今年科博会重磅升级了“科宝”形象及衍生文创,在讲好科博故事的同时,传递创新精神,让“科宝”成为连接大众的情感纽带和流量入口。在科幻科普主题馆等重点展区,引入了前沿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式观展体验,提升展会的社会影响力与口碑效应。
史本通介绍,科博会作为价值交换平台,将为核心展商提供“黄金席位”,积极开拓文创销售、品牌授权、广告合作等多元化收益渠道,形成“营收养会、品牌强会”的良性循环。同时,紧扣绵阳“587”产业主攻方向,量身定制“一对一洽谈”“产业专场对接会”等高效场景,以促成实质性交易、推动项目落地。
“我们也系统构建了科博会市场化运营数据库,全程追踪分析展商结构、洽谈热度、签约成果等核心指标,让精准的市场反馈,成为我们优化服务、提升平台价值、驱动展会持续迭代升级的科学依据。”史本通表示。
(记者 郭若雪 尹秦 杨方彧 周钰 宋德平 陈冬冬)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