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筑牢健康屏障 点面结合防制病媒生物
发稿时间:2025-09-08 09:09   来源: 绵阳日报

   绵阳新闻网讯  入秋后,气温波动频繁,加之近期雨水充沛,蚊蝇等病媒生物进入活跃期,为筑牢公共卫生防线,避免疾病传播风险,绵阳市持续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加密病媒生物监测频次,细化防控举措。近日,记者走访部分病媒生物防制(蚊、鼠)类示范点,探寻科学防制病媒生物的“妙招”。

  在涪城区都市兰亭小区,涪城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着开展病媒监测,现场架设蚊帐,进行“布雷图”指数监测,精准掌握成蚊密度、蚊虫幼卵分布及周边孳生环境等关键信息。监测之余,工作人员还向小区物业人员细致讲解蚊媒控制要点。

  作为市级病媒生物防制示范点的创业园街道兴隆社区安置点,防制措施更显“系统化”,小区环境整洁,各种爱卫知识宣传栏随处可见,向居民普及病媒防制常识。太阳能灭蚊灯、捕蝇笼、防鼠网等各类防制设施,更是构建起“立体防线”。“设施安装后,社区联合物业建立了常态化巡查机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始终发挥作用。”市疾控中心公卫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常规的蚊、鼠监测外,该示范点还新增了蜱虫监测和鼠类病原学监测,进一步织密监测网络。

  病媒防制不仅覆盖居民区,也深入民生场所。在涪城区西城农贸市场,多盏粘捕蝇灯均匀悬挂在市场顶部,全天候守护交易环境。市场内设置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持续向商户、消费者传递卫生知识。“天天来这儿买菜,基本见不到蚊子、苍蝇,这些防制措施做得很到位。”正在买菜的刘阿姨点赞道。

  “病媒生物防制,需打好‘组合拳’,从源头、技术、协作三方面发力。”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监测所医师唐美琳详解防制思路:源头治理是关键,要全面排查并清理小区、市场等区域的易积水点,定期疏通下水道,从根源减少蚊虫孳生;同时推行垃圾分类和“日产日清”制度,避免垃圾残留吸引鼠类、蟑螂等害虫。在科学消杀方面,引入专业消杀团队定期开展全面消杀,结合诱蚊灯、粘鼠板等设备动态监测病媒密度,根据监测数据实时调整消杀方案,实现“精准防控”。此外,还需推动社区共建,通过定期巡查公共区域、开展宣传活动等,营造“人人参与、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对于个人卫生来说,唐美琳提醒,要注重卫生,勤洗手、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从自家做起,开展家庭卫生大扫除,清理房前屋后和室内室外的卫生死角,定期清理冰箱托盘、花盆底碟等易积水角落,安装纱窗、封堵缝隙,减少蚊虫入侵。(记者 彭雪 刘凤君)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