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绵阳市第十九中学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法治教育第一课活动
发稿时间:2025-09-08 17:02   来源: 绵阳新闻网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营造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9月4日,绵阳市第十九中学联合绵阳经开区人民检察院、司法所及公安分局松垭派出所,开展了以“开学第一课:法在我身边”为主题的2025年秋法治教育系列活动。

  该校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桥梁作用,整合检察院、司法所、派出所等专业力量,通过联合授课、互动讲座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权威、生动的法治教育。检察官童纪鸿等专业人士围绕校园欺凌的定义、表现形式、法律责任等核心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增强法治观念。

  本次活动聚焦于对校园欺凌的定义、角色与危害,向学生们普及了以下知识:一是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学生之间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方式实施的欺压、侮辱行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常见的校园欺凌表现为语言欺凌、暴力欺凌、心灵欺凌和网络欺凌。二是欺凌中的三类角色:欺凌者(常表现为霸道、冲动、自私)、 ?被害者(易产生自卑、焦虑、学业适应困难等问题)、?旁观者(冷漠或被动纵容欺凌行为,间接助长暴力氛围)。

  在法律后果上,该校结合《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强调欺凌行为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如故意伤害罪、侮辱罪等)。

  远离校园欺凌,需牢记四条准则:一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倡导友善相处,避免成为欺凌目标。?二是临危不乱,冷静应对:通过眼神、表情、语气等非语言方式传递坚定态度。 ?三是及时报告,依法维权:鼓励学生主动向老师、家长或警方求助。四是应对暴力,要树立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方法和策略意识 ?、见义勇为意识、强烈的报告意识和证据意识。

  本次活动通过案例剖析、法律条文解读和互动问答,增强了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与防范能力。在法制教育讲座中 ,童警官围绕讲座内容提出问题,鼓励同学围绕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踊跃回答。现场气氛热烈,多位同学凭借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表达,收到了实用而精美的笔袋作为奖励。这份小小的礼物不仅是对他们认真学习的肯定,也更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学法、知法、守法的热情。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愿法治的意识如春风化雨,深深扎根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孙丽 黄友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