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游仙
【游仙】看游仙“新农人”如何助农兴农
发稿时间:2025-09-11 09:51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乡村振兴,关键靠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广袤的田野上,越来越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逐渐成为乡村创新创业的主角。


  原标题:逐梦沃野绘新景 代言家乡荐好物

  看游仙“新农人”如何助农兴农

“新农人天团”直播推介家乡好物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广袤的田野上,越来越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逐渐成为乡村创新创业的主角。

  初秋时节的游仙,“仙鹤粮仓”现代粮油种植园里,数万亩水稻垂下金黄的稻穗,种植户趁着晴好天气抢收抢晒;“果满山川”现代农业园区中,克伦生、金手指等晚熟葡萄缀满藤蔓,种植户忙着采摘打包……处处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就在村民沉浸在丰收喜悦的同时,一群带着手机、架着三脚架的“新农人”穿梭在田间地头,他们用镜头记录下秋天的独特韵味,分享那份丰收的喜悦与视觉的享受。

  梁城、李嫒、邵敏,是这群“新农人”鲜活的代表。他们因一份为家乡做事的共同初心,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力”,成为游仙区乡村振兴路上的“新农人天团”。

  

梁城正在喂鸡

  直播带货 打开家乡好物新销路

  “咕咕咕……”近日,游仙区仙鹤镇洛水村颖菲农场里,梁城的呼唤声刚响起,满山的麻羽鸡、五黑鸡便扑棱着翅膀向他飞奔而来。这位自嘲是“山大王”的“新农人”,始于对乡亲们的心疼。

  2023年10月,“80后”梁城从城市返回洛水村,最初只是想帮乡亲们卖禽蛋,却很快被现实刺痛:村民为凑够销量,常把鸡蛋存放许久,售卖时不少已经变质——“村民白忙活一场,消费者买到坏鸡蛋,影响了仙鹤的口碑。”

  心疼之余,梁城下定决心:“要让好东西卖出好价钱。”梁城拿出全部积蓄承包300亩林地,建起颖菲家庭农场,干起生态养殖,专注培育高品质土鸡和绿壳蛋。2024年1月,看着全网博主都在为家乡“代言”,梁城也试着拿起手机拍短视频:镜头里追着鸡群满山跑的诙谐日常,很快吸引网友关注;直播间里,新鲜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让家乡农产品有了新销路。

  “镇上千亩的葡萄已经成熟了,走!我带大家去看看……”自今年6月葡萄成熟以来,柏林社区干部李嫒的身影,始终活跃在仙鹤镇各大葡萄种植园里。谁能想到,这位面对镜头侃侃而谈的“主播”,是在机缘巧合下接触到短视频创作的。

  “80后”的李嫒自幼热爱手工制作,十字绣、绒线钩织……样样在行,她看着不少村民想增收却没门路,便想着发挥自己的特长,免费传授毛线钩织技艺。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李嫒还学着拍短视频,把教学内容搬到线上。

  可现实很快给了她一记“重击”:学员们农事多、效率低,产出的物品质量参差不齐,卖不上好价钱。“不能让大家致富期待落空。”面对失败,李嫒开始重新思考——仙鹤镇有的是优质农产品,何不直接用镜头当桥梁?自此,李嫒的短视频里少了编织教程,多了仙鹤田间地头的优质好物。

  “以前在电力公司,跑的是线路;现在回村里,跑的是田埂。”谈起自己的回乡路,青龙村的邵敏表示:接到村委会动员年轻人回乡创业的电话后,便动了回村的念头。彼时的他,已经在电力行业干了14年,尽管家人反复劝说“稳定工作别丢”,但他始终觉得“只有回到生养我的地方,才心安”。

  2025年初,带着忐忑与期待,邵敏回到了仙鹤镇。初回村的邵敏跟着镇村干部走企业、跑田埂、解矛盾,短短数月便摸清镇情村况。3月份,受全国“村干部推荐本土好物”热潮启发,邵敏注册账号拍短视频,内容或是村民劳作的日常,或是介绍村里特产,朴实的内容不仅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也让更多人知道了仙鹤镇。

三人共同商议短视频内容选题

  抱团发力 让乡亲们腰包鼓起来

  最初,梁城、李嫒、邵敏只是各自在短视频平台“发声”,却因相似的助农初心渐渐熟络——梁城擅长农产品故事挖掘,李嫒镜头前亲和力足,邵敏熟悉镇村资源,三人一聊便发现:“单打独斗影响力有限,抱团才能让游仙仙鹤的声音传得更远。”

  7月份,由于阳光玫瑰滞销,在仙鹤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号召下,三人正式“组队”,形成“分工明确、默契十足”的创作模式:利用业余时间共同商议选题,邵敏负责拍摄,用镜头还原田间地头的真实场景;李嫒担任出镜主播,以接地气的语言拉近与网友的距离;梁城承担后期编辑,把零散素材剪成有温度的故事。共同打造了“村干部—小爱”“仙鹤90后村干部·邵敏”两个账号,所有内容都围绕“推介家乡好物”展开,每一条视频都是满满的“仙鹤味道”。

  短短数月,这份“抱团力”便有了亮眼成果:账号累计发布26条视频,全网播放量突破40万人次,仅阳光玫瑰葡萄一项就带动销售50吨。

  “政府帮扶办实事,葡萄畅销惠农户”——种植户们送来的锦旗,成了最好的认可。看着村民拿到货款时的笑容,三人更坚定了“一起干”的决心:“我们不是为了自己,是想让更多人看见仙鹤的好,让乡亲们的钱包更鼓。”

  “忙”,是三人团队最常提的字眼。作为社区干部、农场主,他们都有本职工作,短视频创作只能挤业余时间:下班后电话、微信沟通拍摄选题,节假日带着设备跑遍全镇20余个葡萄种植园,为了保证内容质量,每周仅能更新1条视频,“有时拍得太晚,随便吃口泡面对付一下就行,第二天还要上班”……邵敏说。

  随着经验积累,他们的创作思路也愈发清晰:不仅要做“农产品推销员”,更要当“游仙新农人代言人”。后续,他们计划聚焦两大方向——一方面,深耕优质农产品,针对优质粮油、绿色水果、生态禽蛋等特色产品,拍摄“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视频,让网友买得放心;另一方面,挖掘文旅资源,结合时令广泛宣传“葡萄音乐节”“高山麦场”等热门活动和景点,制作“打卡仙鹤”系列内容,让网友既“买好物”也“游乡村”。

  对于未来,梁城、李嫒、邵敏的目光里满是期待——他们憧憬着,未来游仙的“新农人天团”定能吸引更多伙伴:或许是懂直播运营的年轻人,或许是会设计包装的大学生,或许是擅长品牌策划的乡贤。他们期待,让游仙的好物卖得更好,让游仙父老乡亲的钱袋子更鼓。(严光涛 李洋 记者 周钰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